颂古四十八首 其四十七

一念普观无量劫,无量劫事即如今。
如今觑破个一念,觑破如今觑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四十八字》中,释慧开所撰的“其四十七”是一首表达觉悟和智慧的诗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研究宋代禅宗思想、文学及佛教哲学的重要文献。

从诗的内容上看,《颂古四十八字》中的“其四十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在现代解读中,这首诗强调的是一个“一念”的转变,即通过洞察生命的真相来达到心灵的解脱。这种对“悟道”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顿悟”的思想,即通过瞬间的领悟,实现长久的生命改变。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邃的禅意和生动的比喻。如释慧开的诗中所言:“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这不仅是一种形象的描述,也象征着为了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人们需经历种种考验。这种描述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也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次含义。

诗中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力度,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在宋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在表达禅宗思想时更是如此。释慧开用“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一条水牯金穿鼻,万劫逍遥得自由”等诗句,生动描绘了人生旅途上的艰辛与自由,以及最终解脱的可能性。这种语言的凝练和深刻,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释慧开的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体现,也是宋代禅宗文化的一种展现。宋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通过对释慧开及其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颂古四十八字》中的“其四十七”,作为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不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古诗提供了一种思考生命、追求自由与解脱的视角,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