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藏主之南徐

三呼梼下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
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光藏主之南徐》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人生道路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作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生平:释智愚(1097-1154)是一位北宋末至南宋初年的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释智愚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时代,其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意涵。
  2. 诗词原文:三呼梼下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3.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释智愚深厚的佛教情怀和对修行者的描绘。诗中“三呼梼下愧灵襟”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内心的忏悔与自省,而“湖海丛林已遍寻”则描绘了修行者遍历山水、深入佛理的过程。最后两句“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则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和不变的初心。

《法光藏主之南徐》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富有宗教色彩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品鉴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的精神风貌以及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