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古渡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岸青山浸碧流。
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岳林古渡》是南宋诗人释智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生平
  • 释智愚简介:释智愚,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他十六岁时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净慈中庵皎和尚,游历江淮湘汉等地,历经多位高僧指点。
  1. 诗歌原文
  • 原文: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岸青山浸碧流。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1. 诗歌赏析
  • 意境与风格:诗中的“契翁来作济人舟”形象地描绘了渡船的到来,而“两岸青山浸碧流”则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舞棹舷歌不到处”表达了一种随性而为的心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而“知心惟有老岩头”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释智愚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到诗中。
  • 个人经历:释智愚的个人经历也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出家和还俗,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在《岳林古渡》中,释智愚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简洁又有力。
  •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岳林古渡》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