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岭不见宋云,全身岂在熊耳。
石火电光殊莫拟,双梼堂上再相逢。
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
你粗羹淡饭当殷勤,四海香风从此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葱岭不见宋云,全身岂在熊耳。
石火电光殊莫拟,双梼堂上再相逢。
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
你粗羹淡饭当殷勤,四海香风从此起。
《偈颂十三首·其八》是宋代释印肃所作,该作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修行和真理追求的哲学思考。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诗歌原文:
明朝遍入孤峰里,是处寻求不见师。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着转迷途。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
作者介绍:
释印肃(1115年—1169年),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他六岁出家,二十七岁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学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
文学价值: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和真理探索的深刻见解。诗中“垂经留教五千卷”表明他拥有深厚的学识和修养,而“迷人看着转迷途”则反映了他在教导他人时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偈颂十三首·其八》不仅是一首具有宗教色彩的诗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和真理不懈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宋诗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