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 其九十一

五逆闻雷慊慊然,寻常争敢与人宣。
自从六十轻酬后,济北驴名不浪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一百首·其九十一》是宋代释正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正觉,字照彻,号离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佛教僧人,他以其深刻的佛教教义和优美的诗文而著称。释正觉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2. 诗句原文
    照彻离微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
    游神劫外问何有,着眼身前知妙存。
    虎啸萧萧岩吹作,龙吟冉冉洞云昏。
    南泉点破时人梦,要识堂堂补处尊。

  3. 诗歌赏析

  • 首联“照彻离微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根源的探寻以及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这里的“造化根”可能指的是生命的本源或者宇宙的创造力量。
  • 颔联“游神劫外问何有,着眼身前知妙存。”则转向了对个人修行的思考。这里的“劫外”可能指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而“眼前”则提醒我们应当关注当下的生活和修行的实践。
  • 颈联“虎啸萧萧岩吹作,龙吟冉冉洞云昏。”通过自然界的威猛与和谐来比喻人生或修行的状态。虎啸和龙吟都是自然界中强大而有力的表现,这里用来象征人生的坚韧和深邃。
  • 尾联“南泉点破时人梦,要识堂堂补处尊。”则是对禅宗的一种诠释,南泉普愿作为禅宗六祖之一,他的点化之机可以启示人们认识佛性。这里提到的“补处尊”可能是对禅宗最高境界的一种称呼,意味着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心灵的圆满和自在。
  1. 诗歌主题
  • “照彻离微造化根”,探讨了宇宙间存在的神秘力量和规律。这可能与佛教中的缘起论有关,即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纷纭出没见其门”,反映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提示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游神劫外问何有”,强调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在佛教中,“劫外”常常指代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着眼身前知妙存”,提醒人们要专注于当下的修行和生活,而不是过于沉迷于未来的期待或过去的悔恨。

通过对《颂古一百首·其九十一》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释正觉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