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伤田家

沙头秋日黄,烟水白茫茫。
无处分畦畛,伤时贵秕糠。
家鹅随野鹜,农父作渔郎。
禹力成千古,孤吟欲断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水伤田家》是宋代诗僧释元肇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释元肇十九岁剃染受具,后居住于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庙,最终在径山寂灭。
  1. 诗歌原文
    沙头秋日黄,烟水白茫茫。无处分畦畛,伤时贵秕糠。
    家鹅随野鹜,农父作渔郎。禹力成千古,孤吟欲断肠。

  2. 诗歌内容解析

  • 沙头秋日黄,烟水白茫茫。:诗人通过秋天的景色描绘出一幅水乡的画面,黄沙和白茫茫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 无处分畦畛,伤时贵秕糠。: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农田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他感叹无法妥善管理田间的界限,而农作物在灾害中的价值被低估,强调了农业生产中的脆弱性以及粮食的重要性。
  • 家鹅随野鹜,农父作渔郎。:描述了农田里家禽和农夫的生活状态,家鹅和野鸭随波逐流,渔夫在河上捕鱼的情景。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通过诗句表达得非常真挚,无论是对农田的关怀还是对自然灾害的感慨,都显得深切动人。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黄河经常泛滥,对农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释元肇通过这首简短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洪水灾害的反应和态度,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依赖。
  1. 文化价值
  • 《大水伤田家》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而被后世广泛传颂。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民的深厚感情。

《大水伤田家》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宋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艰难和人们的坚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