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新恩

诗礼擅英华,源流奕世家。
已攀天上桂,不弃道傍麻。
乌鹊朝来噪,青灯昨夜花。
惭无报琼句,相对只杯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方新恩》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和方新恩》的作者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生于北宋时期,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40年之间,他是一位著名的诗僧,生活在宋代,具体地点可能与江苏南通有关。他在十九岁时剃染受具,之后在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地修行,最终在径山寂灭。释元肇还留下了《淮海拏音》这部诗集。
  2. 诗歌原文:
    《和方新恩》全诗如下:
    诗礼擅英华,源流奕世家。
    已攀天上桂,不弃道傍麻。
    乌鹊朝来噪,青灯昨夜花。
    惭无报琼句,相对只杯茶。
  3. 诗歌解析:
  • 《和方新恩》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形式规整,韵律协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 首两句“诗礼擅英华,源流奕世家”,描绘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家族渊源。
  • 第三句“已攀天上桂,不弃道傍麻”表达了诗人既有追求又有坚守的人生态度。
  • 第四句“乌鹊朝来噪,青灯昨夜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夜晚景象。
  • 最后两句“惭无报琼句,相对只杯茶”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心态。
  1. 文学地位:
    《和方新恩》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释元肇的才华,更在思想上体现了其独特的人生哲学,即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注重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平和。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方新恩》作为宋代的一首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和诗僧们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