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弜明府

昨过扬州日,知君病已侵。
殊非折腰具,竟作断弦吟。
远信逢秋笛,惊哀彻树禽。
有才无命者,从古至于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伯弜明府”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周伯弜明府》。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元肇是一位宋代僧人,俗姓潘,出生于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他于十九岁时剃发受具,后在吴城双塔和杭州灵隐等地居住,最终寂于径山。释元肇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其作品多反映了他的宗教情怀和人生感慨。《周伯弜明府》是他在文学道路上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感悟。
  2. 作品原文:《周伯弜明府》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病痛的同情和对其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首句“昨过扬州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地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第二句“知君病已侵”,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病情的关切。第三句“殊非折腰具”,用“断弦吟”来形容友人的处境,既表明了友人虽然遭遇挫折,但仍有坚持之意,又通过“竟作”一词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最后两句“远信逢秋笛,惊哀彻树禽”,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因病导致的孤独与凄凉,以及自然界中生物因秋风而引发的哀鸣,增强了整首诗的氛围感和情感深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对其人生境遇的理解。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色,更在思想内涵上具有深远的意义。诗人通过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这种对人生苦难的直面和表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友人境遇的描绘,传达出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当时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周伯弜明府》不仅是释元肇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