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鹦鹉洲,高持麾节去悠悠。
功名自古无双地,人物当今第一流。
句里可逢崔颢者,樽前还得祢生不。
思君日夜廑西望,欲买浔阳江上舟。
寄鄂渚印知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鄂渚印知府》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人背景: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生于北宋末年。他自幼剃度受具,后在吴城双塔、杭州灵隐等地修行,最终寂于径山。他的一生,虽未留下太多文字作品流传下来,但他的行迹和生活经历,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当时佛教文化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诗歌原文:《寄鄂渚印知府·黄鹤楼前鹦鹉洲》,高持麾节去悠悠。功名自古无双地,人物当今第一流。句里可逢崔颢者,樽前还得祢生不。思君日夜廑西望,欲买浔阳江上舟。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鄂渚印知府的深厚情感。首联“高持麾节去悠悠”描绘了这位官员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而“功名自古无双地,人物当今第一流”则赞美了其卓越的才华和地位,令人敬仰。颔联“句里可逢崔颢者”与颈联“樽前还得祢生不”分别展现了诗人与其交往的情景及其深厚的友谊。尾联“思君日夜廑西望,欲买浔阳江上舟”则透露出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强烈愿望,渴望通过购买船只来缩短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寄鄂渚印知府》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意义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从中领悟到古代文人对于友情、才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