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明府四首 其四

天外横河泣露寒,中秋月好傍楼看。
高标不及康庐远,难博渊明一笑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郑明府四首其四》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其中第四首的原文如下:天外横河泣露寒,中秋月好傍楼看。高标不及康庐远,难博渊明一笑欢。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景象和对比古人的志趣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及其内容:

  1. 作者简介:释元肇(1189—?),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十九岁时剃染受具,后历住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寂于径山。其作品《与郑明府四首》反映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哲学思想。

  2. 诗歌原文
    天外横河泣露寒,中秋月好傍楼看。
    高标不及康庐远,难博渊明一笑欢。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释元肇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象和明月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天外横河泣露寒”形象地描绘了秋夜河面上的露水因寒冷而凝结成珠的景象;”中秋月好傍楼看”则传达了中秋之夜月光如洗,明亮而温馨的感觉。
  • 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康庐远”与“渊明”的志趣,暗示了自己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看法。”高标不及康庐远”意味着他追求的是更高更远的精神境界,”难博渊明一笑欢”则表达了一种难以通过世俗的欢乐来满足内心追求的情感。

《与郑明府四首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人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