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跬步之间未暇登,多缘重耳而轻目。
胸量汪汪沧海窄,笔端旧有回天力。
莫年闲伴赤松游,兴来不负东山屐。
华顶万八千丈高,衡南泰北齐堪招。
凌风矫首欲飞举,收拾万象穷秋毫。
方广云中忽披觌,半千圣者皆相识。
妙法轰轰两涧宣,危磴蜒蜒一潭碧。
安得妙手李伯时,貌取牛背刘凝之。
猗欤樗散岩壑底,与世聿兀略不羁。
爱山只愁山可移,独许明月清风知。
兴公按图曾作赋,拂庵未到先题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是宋朝诗人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包括其内容、作者、体裁、背景等:

  1. 作者简介
  • 释元肇,宋代僧人,以其诗歌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佛教哲理为题,表达了对人生、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作品原文
  •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的艰辛和对天台山的向往进行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通过对比“古今吁嗟行路难”与“天台胜绝神仙录”,诗人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感受和追求,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经验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