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若有,山河大地平沈。
万法若无,森罗万像显焕。
旧岁今宵去,去去实不去。
新年明日来,来来实不来。
一法万法,新年旧年。
大地全收,千差一举。
绝去来,没回互。
回时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法若有,山河大地平沈。
万法若无,森罗万像显焕。
旧岁今宵去,去去实不去。
新年明日来,来来实不来。
一法万法,新年旧年。
大地全收,千差一举。
绝去来,没回互。
回时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三” 是一首佛教文学作品,出自于唐代诗人贯休的诗作。该作品通过赞美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表达了人们对于佛教教义的信仰和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贯休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佛陀的形象,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传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慈悲为怀、智慧无碍。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菩萨,
愿力无边,法身无量。
我今说法,如灯照夜,
普会众生,皆得见性。
大慈大悲菩萨,
愿力无边,法身无量。
我今说法,如镜映形,
普会众生,皆得见真。
大慈大悲菩萨,
愿力无边,法身无量。
我今说法,如月照空,
普会众生,皆得见明。
大慈大悲菩萨,
愿力无边,法身无量。
我今说法,如风传声,
普会众生,皆得闻信。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表述方式,深刻地描绘了佛陀的大慈大悲形象。通过对佛陀慈悲为怀、智慧无碍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于佛教教义的信仰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贯休对于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和深刻领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佛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