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三

雪窦雪寒,雪山雪寒。
悟与未悟时,大地铁一团,不妨北斗面南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是一部佛教经文,作者是唐代僧人玄奘。这部作品是玄奘为了向印度求取佛经和弘扬佛法而创作的。在这部作品中,玄奘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修行的渴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六十三首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名为《心经》。这首诗的内容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如实知如来性,即入如来清净海。”

这首诗的翻译大意是:观自在菩萨,当深入般若波罗蜜多时,可以看见五蕴皆空,可以度脱一切困苦。舍利子啊!色不是虚空,虚空也不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是这样。舍利子啊!这些都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空中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的声音、香味、触感,没有眼界,以至于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尽头,甚至没有老、病、死,真实地了解如来本性,就进入了如来的清净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