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火不燎眉,溺水不湿衣。
目前巇崄,脚下平夷。
纵移千百步,此节不曾移。
山行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行赞》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山行》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歌鉴赏:《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的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一片空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作者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西安)人,祖籍太原,宰相杜佑之孙。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在清幽的环境中继续编写经略典贡时政的文章。《全唐诗》共收杜牧诗八五十余首,伤时感事之作如《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泊汉江》等为时人所传诵。杜牧工于诗,长于七言绝句,和白居易并称“元白”,有《樊川文集》。
作品背景:杜牧的这首《山行》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当时作者担任池州刺史。在这首诗中,杜牧通过描绘山野之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杜牧曾在《献济源贾公三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身轻不系船,路转欲投林。日暮烟水阔,归心天下游。”这表明了杜牧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山行》是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