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上人游台荡

文彩全彰拄杖头,吴山楚水兴悠悠。
江声一夜催行色,踏断石桥方始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文上人游台荡》是宋代诗人释普度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对友情与修行的深刻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 文彩全彰拄杖头,吴山楚水兴悠悠。
  • 江声一夜催行色,踏断石桥方始休。
  1. 作者简介
  •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
  1. 诗歌内容解析
  • “文彩全彰拄杖头”:这句话描绘了文上人在行走时,文采斐然,风采照人,手中的拄杖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吴山楚水兴悠悠”:表达了他对吴地和楚地的山水美景深深的喜爱和留恋。
  • “江声一夜催行色”:描述了夜幕降临时,江水的声响让人心潮澎湃,催促着行者前行。
  • “踏断石桥方始休”: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行者在经过一座石桥时,因为过于劳累而不得不停下休息的场景。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理宗淳祐初年,当时释普度居住在建康府的半山报宁禅寺,可能是在一次外出访友或旅行途中所作,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送文上人游台荡》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古诗,也是释普度个人修行历程和艺术成就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