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事大方行脚,彻骨贫穷未到家。
一百十城回首处,大淮南畔有高沙。
送高邮友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送高邮友上人》
《送高邮友上人》是南宋诗人释普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下面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释普度,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岁出家,在江都天宁寺开始学习佛法。后来随龙溪祖信参无得通禅师而得法。释普度在多个寺院中居住并传法,包括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等。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死生事大方行脚,彻骨贫穷未到家。
一百十城回首处,大淮南畔有高沙。
- 翻译:
生死之事由天地自然决定,贫贱如骨,尚未达到内心的安宁与归宿。
站在一百十城的高处,望向远方,大淮南畔有一片高高的沙滩。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释普度在各大寺院间传播佛法,诗中可能反映了他对修行、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送高邮友上人》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名家点评: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释普度的诗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释普度的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例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的释普度以其深邃的佛学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轶事典故:《送高邮友上人》的创作背景与释普度的生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释普度在出家后跟随多位高僧学习佛法,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在这首诗中,“死生事大方行脚”一句,体现了释普度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此外,“一百十城回首处”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历史或地理标志,暗示着某种象征意义。
作品赏析鉴赏:从艺术角度来看,《送高邮友上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释普度卓越的文学才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送高邮友上人》不仅是释普度个人艺术生涯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