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七十九

雅爱中秋月,多情似故人。
在天何皎皎,照我更频频。
圆影随流水,清光绝点尘。
孤高攀不及,觌面最相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七十九》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之一。王梵志,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时人。他是禅宗的信徒、诗人,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歌人。他一生坎坷,屡试不中。公元907年前后,他因“不事二亲”而被流放。公元918年,他终于在岭南一带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

这首诗是王梵志的一首偈颂诗。所谓“偈颂”,是指佛教徒为弘扬佛法而作的诗歌,通常以颂体的形式出现。王梵志的这首偈颂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佛教教义的认同。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一从无始便参寻,百草千花总不知。
若遇真师须问取,莫教抛舍去求师。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达了王梵志的人生经历。他从无始以来就开始了寻找真理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草木和花朵,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找到真正的答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认同。他认为,如果遇到真正理解佛法的老师,就应该向他请教,而不是抛弃掉去寻找其他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