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证侍者归里

临老三回住雪山,无弦琴子逐时弹。
夜来一曲最高韵,泻作西江十八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证侍者归里》是释可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感,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俗姓葛,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据传,他在初参无准师范禅师得旨后,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开始创作诗歌。

  2. 诗句原文
    临老三回住雪山,无弦琴子逐时弹。
    夜来一曲最高韵,泻作西江十八滩。

  3. 诗作注释

  • “临老三回住雪山”:指作者年老之时三次返回家乡居住于雪山之旁。
  • “无弦琴子逐时弹”:形容其生活简朴,如同弹奏无弦琴一般随性自在。
  • “夜来一曲最高韵”:夜晚的一曲高歌,有着难以复制的韵味。
  • “泻作西江十八滩”:比喻其诗歌如同江河水般流淌,又如十八滩的水势汹涌澎湃。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通过对“雪山”、“无弦琴子”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诗中的“夜来一曲最高韵”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 释可湘在创作上追求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内涵。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1. 写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可湘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及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释可湘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对其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 结合历史资料可知,释可湘在理宗宝祐年间已经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这一时期的宋诗多受佛道思想的影响,诗人往往借景抒情,表达一种超越尘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送证侍者归里》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释可湘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可以深入领会释可湘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