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一片云,起灭浑无定。
或要下笔书,或要用钉钉。
竹杖拈来画断休,免得年年为话柄。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九十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九十六”并非指某一具体文学作品,而是《偈颂一百零九首》中的一篇章目。释可湘的《偈颂一百零九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组佛教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多首表达禅宗哲理和修行心得的诗篇。这些诗篇通常以韵文的形式,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佛教中的种种境界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在《偈颂一百零九首》中,“难将耳听,只贵心传”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即真正的佛法不是通过耳朵听来的,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释正觉通过这首诗强调了一种内在化的学习过程,即修行者需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和理解佛法的真正含义,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教导。这一思想与禅宗的“不立文字”,即强调直接体验和感悟的修行方式相一致。
《偈颂一百零九首》中的许多诗篇都涉及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例如,“人情世味三杯浅,酒量诗怀十倍加”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通过诗歌来提升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方式。这种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感悟的思想,体现了佛教文学的一种特色,即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和批判现实社会,同时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引。
《偈颂一百零九首》不仅是宋代佛教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艺术成就之一。通过对这些诗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文人如何利用文学来表达他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