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文洪相公挽辞 其一

间气钟河岳,深衷悟冕旒。
雄文惊万古,劲节凛高秋。
清庙弦何绝,明堂柱不留。
我生蒙许与,洒泪莫能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忠文洪相公挽辞 其一》是宋代诗人释文珦所作诗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忠文洪相公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卓越贡献的追思。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文珦(生卒年不详),字叔向,号潜山老叟,生于浙江临安(今属杭州)。早年出家,遍游东南各地,后因事被下狱,终得幸免。晚年退隐不出,享年八十馀岁。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但诗作中却流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2. 诗作原文:《忠文洪相公挽辞》原文如下:“间气钟河岳,深衷悟冕旒。雄文惊万古,劲节凛高秋。清庙弦何绝,明堂柱不留。我生蒙许与,洒泪莫能休。”

  3. 诗意解读:此诗首句“间气钟河岳”意指忠文洪相公的才华与德行如同天赐,为河岳所钟爱;“深衷悟冕旒”表达了对相公深厚忠诚和智慧的领悟。第二句“雄文惊万古”,赞扬了相公的文章气势磅礴,足以惊动千古。第三句“劲节凛高秋”,赞美了相公的高风亮节,如秋天般坚定不屈。第四句“清庙弦何绝”,比喻相公的声名远播,如同庙宇中悠扬不绝的琴瑟之声。第五句“明堂柱不留”,则暗喻相公的功绩永垂不朽,其身影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最后一句“我生蒙许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有幸结识并追随相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离别情绪。

《忠文洪相公挽辞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忠文洪相公深切哀悼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体现了宋代文人在面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