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行半日,始得到招提。
山气随时变,州形入望低。
地灵多产药,村远不闻鸡。
诘旦还离此,寻幽过别溪。
山寺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寺其二》是清代丘逢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出城游历半天后抵达一座山寺的景象。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山寺的自然景观和幽静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中的宁静与美丽。
丘逢甲在诗中以“秋入高林晓色鲜”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季山林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为整个山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紧接着,诗人用“晨钟敲彻寺楼烟”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钟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深远而悠扬的感觉。这种对景致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寺庙内部环境的描绘。他提到“柳边洗钵僧三两”,这一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柳树和几位僧人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清静、简朴的感觉。随后,“塔顶看云象万千”则展现了寺庙的高耸塔顶与变幻莫测的云彩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这些描写不仅是对景物的简单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丘逢甲在诗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静物动观”。他并没有直接描绘静态的景物,而是通过动态的场景来表现静物。例如,“寻”,这个字不仅代表了寻找的动作,还隐含了寻找过程中的动静结合,使得原本静止的景物也充满了活力。这样的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上的盛宴。
《山寺其二》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吸引了历代文人的赞赏和模仿,更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带领着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