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寒泉重宰南中邑

字民无异术,薄敛与宽刑。
宓子琴犹在,蔿于歌重听。
瘴云消昼黑,毒草变春青。
万里南中路,秋风几驿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寒泉重宰南中邑》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赵寒泉重获南中邑职位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文珦(976年—1043年),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官员,他的生平事迹被广泛传颂。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还曾担任过官职,如杭州通判等职务。
  2. 诗歌原文与翻译:字民无异术,薄敛与宽刑。宓子琴犹在,蒍于歌重听。瘴云消昼黑,毒草变春青。万里南中路,秋风几驿亭。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南中邑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诗句“字民无异术,薄敛与宽刑”反映了他对当地民众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遵守法律,减少苛捐杂税。
  • “宓子琴犹在,蒍于歌重听”则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特色,暗示着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在当地的重要性。
  • “瘴云消昼黑,毒草变春青”形象地描述了南中邑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的特点。
  • “万里南中路,秋风几驿亭”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重访南中邑的期待和激动心情。
  1. 诗歌赏析: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通过对比南中邑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现状,诗人揭示了其内心的矛盾与忧虑。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送赵寒泉重宰南中邑》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