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嗣法书僧归隆兴

一千馀里路,知为尔师行。
晚峤踏云影,春江闻浪声。
相逢知有约,又别似无情。
莫话传衣事,北宗人恐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通嗣法书僧归隆兴》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释文珦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相逢的无限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介绍:释文珦,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深受后世喜爱。

  2. 诗歌原文与注释:诗全文为“一千余里路,知为尔师行。晚峤踏云影,春江闻浪声。相逢知有约,又别似无情。莫话传衣事,北宗人恐争”,其中“一千余里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行程的遥远距离感,“知为尔师行”则体现了对朋友作为师父身份的尊敬;“晚峤踏云影,春江闻浪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与深度。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高度成就,而且在主题表达上也颇为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交流。同时,通过使用“知为尔师行”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不舍的情绪,以及对友情长久不渝的期望。

《送通嗣法书僧归隆兴》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别离情感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