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 其二

铁锡已高悬,残山剩水边。
算年齐易卦,写梦入诗篇。
介癖游从少,幽深景物偏。
衡门终日掩,吾自守吾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衡门 其二》是王维的作品,被选入《全唐诗》第125卷第78首。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维:《偶然作六首·其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诗佛”,其诗作多反映出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 注释解析:诗中的“垂白”指的是白发,用来形容老翁的年岁已高;“衡门”是指简陋的住所;“农事闲”则说明老人在农闲之余有空闲时间;“喧聒茅檐下”形容家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或坐或复起”描绘了老人时而安静坐下,时而起身忙碌的情景。
  1. 主题思想
  • 隐逸理想:通过描写老人在田间劳作之余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点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描述,却能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 象征手法:诗句中的“衡门”不仅是具体的居所,也象征着隐逸的精神家园。通过对这一居所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1. 文化价值
  • 传统美学:这首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如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仁爱礼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 情感共鸣:诗中的描写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与平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可以发现《衡门 其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主题思想上也有深刻的内涵。它不仅是王维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