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即事

客中颇觉身无事,徐步西村引兴长。
茅舍竹篱分向背,麦畦麻棱间青黄。
少妇乘时方煮茧,老翁择日又移秧。
农家满眼皆生意,应是无心出此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行即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王建的生平: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十年(775年)进士出身。他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多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 文学成就:王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文章宗师”,其作品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在诗歌、散文和辞赋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被后人广为传颂。
  1. 诗歌原文
  • 《村行即事》原文如下:
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  
时过无心求富贵,身闲不梦见公卿。  
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  
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  
  1. 诗句解析
  • 第一句:“休看小字大书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不应过于追求表面的荣耀和地位,而应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 第二句:“时过无心求富贵”:这句话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思想,他认为时光流逝,不应再执着于追求富贵和权力。
  • 第三句:“身闲不梦见公卿”: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脱态度,即使在没有官职和地位的情况下,也不会去想那些权势之人。
  • 第四句:“因寻寺里薰辛断”:这里的“薰辛”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香炉或熏香,诗人在这里可能寓意自己寻求心灵的净化。
  • 第五句:“自别城中礼数生”:这句诗表明诗人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繁华喧嚣,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
  • 第六句:“斜月照房新睡觉”: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斜月下安静地入睡的情景。
  • 第七句:“西峰半夜鹤来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西峰听到了鹤的声音,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1. 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王建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诗意。
  • 意境深远:王建的诗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 主题鲜明:王建的诗歌主题鲜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还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都能够体现出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1. 历史评价
  • 晁补之的评价: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晁补之认为王建的诗歌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
  • 后世影响:王建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村行即事》不仅展现了王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不仅是王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