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宿

云壑居来岁月长,千株松下一间房。
扫空心地苕花帚,熏彻根尘柏子香。
施法定应拈麈柄,接人曾不下禅床。
生缘已自都忘了,唯道西归有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老宿》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文珦,字叔向,南宋时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自号为“潜山老叟”,是一位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的僧人。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曾因事下狱,后得以免罪,最终遁迹不出。
  1. 诗歌原文
    云壑居来岁月长,千株松下一间房。扫空心地苕花帚,熏彻根尘柏子香。施法定应拈麈柄,接人曾不下禅床。生缘已自都忘了,唯道西归有故乡。

  2. 诗歌解析

  • 云壑居来岁月长:描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生活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千株松下一间房:表达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扫空心地苕花帚:通过“苕花帚”这个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 熏彻根尘柏子香:这里使用了“熏彻”和“根尘”等词汇,形容香气渗透到最深处,也隐喻着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极致。
  • 施法定应拈麈柄:描述了一位智者的形象,通过“施法定应”这一动作,传达了对佛法或道德法则的尊重。
  • 接人曾不下禅床:表达了诗人放下俗务,专心修行的决心和行动。
  • 生缘已自都忘了: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缘分的淡泊和超然,已经忘记了世间的纷争和纠葛。
  • 唯道西归有故乡:强调了回归本源的重要性和归属感,表达了对故乡或精神家园的眷恋。
  1. 诗歌背景
  • 释文珦在晚年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修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了这种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1. 艺术特色
  • 该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以及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宋诗的清新脱俗。

《山中老宿》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作,更是宋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一个缩影。读者在品味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追求,还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