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
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
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
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
桂子排空落,莲花浥露擎。
鹫形传佛国,灵应动神京。
翻译贤人迹,稽留隐者情。
脩藤垂万岁,孤石记三生。
夜讲台偏古,春风桧重荣。
宾王辞可讯,慧理塔难平。
客至心多恋,僧居虑自轻。
跻攀虽诘屈,临眺独高明。
观阙雄三岛,衣冠迈百城。
东南且行在,西北待经营。
溟涨无涯涘,江流但注倾。
一时归眼界,终古播诗声。
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
介绍
《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是南宋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释文珦(约1213-?年),字叔向,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自号潜山老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词人,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句原文: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桂子排空落,莲花浥露擎。鹫形传佛国,灵应动神京。翻译贤人迹,稽留隐者情。修藤垂万岁,孤石记三生。夜讲台偏古,春风桧重荣,宾王辞可讯,慧理塔难平。客至心多恋,僧居虑自轻。跻攀虽诘屈,临眺独高明。观阙雄三岛,衣冠迈百城。东南且行在,西北待经营。溟涨无涯涘,江流但注倾。一时归眼界,终古播诗声。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飞来峰的独特地貌和自然景观,以及与友人共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湖际山何限”表达了山峰连绵不绝的景象;第二句则通过“飞来独著名”强调了此峰的特有之处。接下来的八句,作者详细描写了峰上的岩石、洞穴、泉水等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传说故事,如“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写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对飞来峰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示了其壮观的自然风貌,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涵。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既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典雅之美,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自然中发现美,体验生活的真谛。此外,诗中的许多意象和词汇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自然美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