岞崿多奇观,人疑是假山。
松亭藏雾黑,苔壁上云斑。
栈阁凌空险,岩栖履石艰。
鹤眠庭树稳,僮汲井泉悭。
钟磬青冥上,香灯杳霭间。
志图曾旧览,题咏未经删。
叠嶂森南面,双溪转北湾。
飞桥拦水断,古邑带烟闲。
猿啸穿林远,樵声过岭峦。
客寻清梵至,僧背夕阳还。
我亦频来此,柴门不要关。
岞崿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岞崿山》是南宋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而非文学作品。《岞崿山》是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关于《岞崿山》及其作者的一些信息:
作者简介:《岞崿山》的作者是南宋的僧人释文珦,字叔向,生于今浙江省临安西南于潜镇。他早年出家,遍游东南各地,后因事下狱,终年八十馀岁。释文珦以诗名,有诗三百首,经行路四千首,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及宣扬掸理之旨。
文学风格:《岞崿山》体现了释文珦的诗风,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艺术特色:在《岞崿山》中,释文珦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岞崿山的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哲思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处理不仅让诗歌本身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慰藉。
《岞崿山》作为释文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