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叟百念无,视身同木石。
有客问生涯,笑指松与柏。
客言人之生,当有资生策。
纵曰遗声利,其能去衣食。
松柏本无情,于子知何益。
吾言子姑去,吾倦将偃息。
反关据槁梧,隤然竟终夕。
觉来寂无有,鸡叫东方白。
拙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拙叟行》是蒲松龄创作的一首言志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在文学作品中,《拙叟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从文学形式上来看,《拙叟行》属于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通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蒲松龄以“叟”自称,这一称呼本身就带有一种谦逊和智慧的意味。同时,这首诗编入《聊斋诗集》,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拙叟行》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在这首诗中,蒲松龄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写道:“生无逢世才,一拙心所安。”这体现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诗人还提到:“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这句话表明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独立,而不是盲目追随外界的潮流。此外,诗人还指出:“古道不应遂泯没,自有知己与我同咸酸。”这说明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繁华,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世界。最后,诗人感叹:“何况世态原无定,安能俯仰随人为悲欢!”这表明他看透了世间的变幻莫测,保持了一种超脱和冷静的态度。
《拙叟行》作为蒲松龄的经典之作,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是蒲松龄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次重要回顾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