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
杨柳已无馀叶,芙蓉尚有残花。
晚秋野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秋野外》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六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晚秋田野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早年出家游历四方,后因事下狱,幸得逃脱。终年八十馀岁,其诗作虽已失传,但通过辑录的作品《潜山集》可以窥见其文学成就。
诗歌原文及注释:《晚秋野外》原文为“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杨柳已无余叶,芙蓉尚有残花。”。诗句简洁明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
诗意解读:释文珦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闲适之作,比兴未深而即事讽谕,义存劝戒,持论率能中理。在《晚秋野外》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如“杨柳已无余叶”暗示着生命的衰老和无常,“芙蓉尚有残花”则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美的延续。
艺术风格:释文珦的诗歌以清新淡雅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在《晚秋野外》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
《晚秋野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富含哲理的作品。它展示了释文珦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可以让人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还能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哲理和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