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寻山家

石涧寒流不尽,茅檐宿雨初晴。
幽客眠云未起,四山鸟哢春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晓寻山家》是宋代诗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1. 作者简介:释文珦(约公元1044年—约公元1103年),字持正,号懒堂,晚号烟波钓徒,浙江衢州江山人,为北宋至南宋之际著名的隐逸高士、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道教学者,其诗作多表现山水田园之景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春晓寻山家》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诗篇之一,反映了当时隐逸生活的美好与闲适。
  2. 诗词原文
    石涧寒流不尽,茅檐宿雨初晴。幽客眠云未起,四时鸟弄春声。
  3. 诗意解读: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的山村景色。首句“石涧寒流不尽”描绘了山间的溪水在寒冷的早晨依然流淌不息。次句“茅檐宿雨初晴”则展现了雨过天晴后,茅屋檐下的雨水已经干涸,透出一丝新晴的气息。第三句“幽客眠云未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像睡意朦胧的云一样还未清醒,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四时鸟弄春声”则以鸟啼声作为春天的象征,暗示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充满了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春晓寻山家》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人的艺术成就,还能从中领悟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到见解与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