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秀岩 其二

十年知己尽消磨,哭到秀岩愁更多。
顾我此生谁缱绻,问天今日事如何。
雨听蟋蟀成商调,露采芙蓉发楚歌。
毕竟寸情哀不尽,但将荣辱付沧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王秀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宋代诗词,由释行海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行海(一二二四~?),号雪岑,生于浙江嵊县。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200余首编为《雪岑和尚续集》。他的诗作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刻本。
  1. 诗词原文
    南湖天竺旧同游,心恋青灯老未休。
    梅坞春风吹梦破,竹堂秋雨滴人愁。
    鼎分角立英雄世,虎逝龙亡寂寞秋。
    天地独教吾辈在,临风三些涕横流。

  2. 诗意赏析

  • 十年知己尽消磨:形容时间的流逝,友情与理解逐渐消散,使人感到孤独无助。
  • 哭到秀岩愁更多:表达了诗人因世事沧桑和人生无常而感到深深的忧愁和悲伤。
  • 鼎分角立英雄世: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消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虎逝龙亡寂寞秋:通过对比古代的英雄与现今的寂寞,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带来的孤独感。
  • 天地独教吾辈在:表达了诗人尽管面临困境,但依然坚持信念和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 临风三些涕横流:形容诗人在风雨中感叹时事变迁,泪水纵横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1. 文化背景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繁荣期。诗歌、词曲、书画等艺术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同时,社会变革、思想活跃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哭王秀岩》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宋代社会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