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相公韵十首 其三 少将

满身铁甲据金鞍,百战功成始拜官。
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
并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
建立太平终有日,扁舟已爱五湖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是一首宋代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行海,南宋时期的诗人,其生平事迹在文献中未有详述。据《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中的提及,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这说明释行海不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歌,还被后人编入诗集,可见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2. 诗歌原文:满身铁甲据金鞍,百战功成始拜官。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并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建立太平终有日,扁舟已爱五湖宽。

  3. 诗歌赏析:《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理解,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也能领悟到诗人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期盼。

  4. 文化意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不仅是文学作品,它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5. 教育价值: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不仅是学习古典文学的好材料,它还能启发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通过阅读这样具有历史深度的作品,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学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作为南宋释行海创作的七言律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历史的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