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作 其一

杨柳池边独倚阑,清明时节雨生寒。
春风不是多憔悴,今岁莺花自懒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作 其一》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此诗主要表达了清明节那天的自然美景、节日气氛以及人们的喜悦心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文人和词人,他的文学创作在唐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华丽的词藻,又不失深沉的意境。
  1. 诗歌原文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2. 诗歌解析

  • “清娥”与“春树”:“清娥”指的是清晨的明亮月光映照下的蛾,而“春树”则描绘了春天里树木的生机勃勃。这两个意象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清明日清晨的美丽景象。
  • “出犯繁花露”与“归穿弱柳风”:描述了外出踏青的人在花下行走的情景,以及归来时穿过杨柳时的轻柔风姿。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氛围。
  • “马骄”、“鸡骇”与“柘弹”:通过动物的反应来表现节日的喧闹和活跃。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反映了节日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黄鹂隔故宫”:最后一句以景结尾,黄鹂鸟在皇宫庭院中啼叫,形成一种宁静中带有一丝哀愁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深度。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日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之中。
  • 语言优美:温庭筠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美感,字字珠玑,句句动人,充分展示了唐代诗词的魅力。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清明节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美的赞美。
  1. 文化价值
  • 节日风俗的反映: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 文学艺术的传承:温庭筠的这首《清明日作 其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也是我国古代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日作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它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和节日快乐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