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其六

拂拂霜风掠面寒,清愁犹倚玉栏干。
月中香韵浑无赖,雪后晴花最好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 其六》是宋代文学家谢逸创作的一首咏梅诗,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独特韵味的赞赏和内心世界的寄托。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和解析:

  1. 作者介绍
  •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是一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他与弟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在文坛上享有盛名。
  • 他的文学作品广泛,除了咏梅诗外,还有《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1. 诗歌原文
    天女维摩本绝尘,香魂同化此花身。
    雪中特为开生面,看取枝头数点春。

  2. 诗句解析

  • “天女维摩本绝尘”:这里用“天女维摩”来比喻梅花高洁脱俗的气质,如同仙女一般远离尘世的纷扰。“绝尘”则强调了梅花超然物外、不染尘埃的特性。
  • “香魂同化此花身”:诗人将梅花的香气比作仙女的灵魂,两者相融合,形成了一种超脱而纯净的美。这里的“同化”意味着彼此间的和谐共处,没有明显的界限。
  • “雪中特为开生面”:在大雪纷飞的环境中,梅花依然能够展现它的新生面貌,显示出顽强的生长力和独特的美。
  • “看取枝头数点春”: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致观察,发现它虽然身处严寒之中,却能够带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境界。
  • 意象鲜明: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如“绝尘”、“香魂”等词汇,使读者能够在心中形成清晰的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 语言优美:整首诗的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仗和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1. 文化内涵
  • 梅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递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 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谢逸的《梅 其六》不仅是一首赞美梅花的佳作,更是一幅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它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