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下牒求鸽,直得四棱踏地。
这僧蔗咬甜头,不觉随他圈缋。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五十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三首》是佛教禅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由唐代高僧玄奘(602年-664年)所撰。在这部作品中,玄奘将他的修行经历和对佛理的理解融入文字之中,创作了一系列的诗歌,用以教化信众并启发人们对于佛教教义的思考。
在《偈颂一百零三首》的第五十四首中,玄奘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体悟。该诗内容如下:
“若人欲识佛性真,须自观心了见身。
莫向诸尘求妙法,但依般若即成亲。
若人欲得真消息,须向空王问大因。
若能如是常修习,即是如来真实身。”
这四句偈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
认识佛性:强调了直接观察内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或佛性并不需要从外在世界中找寻。
观照自身:指出个人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而领悟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所谓的“佛性”。
寻求真理:鼓励人们不要在尘世中寻找那些可能不真实的“妙法”,而是应当回归到最基本、最根本的佛法——般若波罗蜜多——中去。
依据教理修行:提倡按照佛教经典的教导去实践和修炼,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和遵循这些教理,才能真正达到佛陀所说的“如实”境界。
这首诗反映了玄奘对于修行者如何认识和实现内在佛性的指导,同时也是他在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理解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作品,玄奘不仅传播了他的信仰,也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导给广大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