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八十七

总总林林,厥疾弥深。
文殊既无灵验之药,卢扁难下膏肓之针。
山僧有个秘传诀,扫除万病是无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总总林林,厥疾弥深。文殊既无灵验之药,卢扁难下膏肓之针。” ”是一首名为《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的宋释月涧创作的诗。该诗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疾病深层次思考的一种表达。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该诗创作于宋代,为释月涧的作品,具体时间为不详。
  • 作者生平:释月涧是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的法嗣。他编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这些作品被收录在《续藏经》中。
  1. 诗歌原文
  • “总总林林,厥疾弥深。文殊既无灵验之药,卢扁难下膏肓之针。”这句诗描述了一种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艰难性,其中“文殊”是指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而“卢扁”则指古代医学家卢扁,这里比喻医生难以治愈的疾病。诗句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疾病治疗困难的感慨。
  1. 诗歌鉴赏
  • 韵律:《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采用了押侵韵的形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十足。
  • 意象:诗中的“总总林林,厥疾弥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疾病蔓延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1. 文化背景
  • 释月涧作为禅宗高僧,他的创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意味和哲理思考。《偈颂一百零三首》集结了他的部分作品,包括这首《其八十七》。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教义的接受程度以及禅宗思想的传播情况。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释月涧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