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若宽闲,性尤刚急。
不以佛法当人情,不以慈悲为利益。
为人处热喝嗔拳,雪霜中有春消息。
正崇为子却孝顺,见斧担重重添石。
崇都寺请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崇都寺请赞》(又作《崇都寺颂》)是唐代僧人惠能为弘扬佛法而写的一篇佛教经文,全文共283字。它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观念“顿悟”,即通过直接领悟佛陀的教诲来达到解脱的境界。这篇文章在禅宗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世的禅宗发展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惠能(638年—713年),俗家姓卢,出生于岭南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是中国唐朝时期的著名禅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在五祖弘忍门下修行,并最终成为禅宗六祖的故事。
《崇都寺请赞》是惠能在五祖弘忍门下学习期间所作的一首颂文。当时弘忍大师为了考验弟子们的智慧和悟性,特意提出了“一花一世界”的命题,并要求所有弟子进行回答。惠能以“一花一叶都是佛”为题进行回答,这个答案不仅体现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独特的思维和见解。
这篇颂文之所以受到后人的重视,是因为它不仅是惠能个人修行成就的体现,更是整个禅宗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环。它代表了禅宗从初期的简单直观到后来的深奥哲学的逐步演变,强调了直接体悟和瞬间觉悟的重要性。此外,这篇颂文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禅宗思想方面。
《崇都寺请赞》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是一段历史见证,反映了禅宗从产生到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变迁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