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如法禅人 其三

如如不动法中王,举足无非是道场。
不到水穷云尽处,争知觌面是檀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原妙,宋代诗人,其作品《示如法禅人·其三》表达了对佛法境界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的教诲。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在诗中,释原妙借助禅宗修行的理念来展开对佛法境界的描绘和对修行者的指导。这反映了他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 修行者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修行者在追求觉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如何超越这些困扰,达到心如止水、内外合一的境界。
  1. 诗句解析
  • “如如不动法中王”:这句诗通过“如如不动”四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动不摇的状态,象征着修行者在面对世俗纷扰时保持的一种恒定心态。
  • “举足无非是道场”:这里指出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修行的场所,强调了日常生活中修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佛的心态去观察和处理事物。
  • “不到水穷云尽处,争知觌面是檀郎”: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般的意境,表达了一种悟性,即在看似无尽的境地中寻找智慧,从而认识到真理就在当下。
  1. 文化意义
  • 禅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禅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宋代,禅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释原妙作为一位僧人兼诗人,其作品中融入了许多禅宗元素,体现了禅宗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宇宙观的影响。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示如法禅人·其三》不仅影响了宋代及之后的文学创作,还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佛教思想和修行实践的兴趣。

《示如法禅人·其三》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更是一扇通向心灵深处的窗口,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