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泊舟二首 其一

黄绢古碑千载事,汀花岸草旧江村。
波心夜夜见明月,疑是曹娥堕水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娥江泊舟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释云岫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黄绢古碑千载事,汀花岸草旧江村。
    波心夜夜见明月,疑是曹娥堕水魂。
  2. 作者简介
  • 释云岫(约公元1098年—约公元1171年),字灵运,一字景初,号雪溪居士、白石道人等,浙江绍兴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与苏轼为同乡,交往甚密。
  1. 创作背景
  • 根据《全宋诗》中收录的有关释云岫的文献资料,可以推断这首诗作是在其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通判期间所作,反映了作者对于家乡自然景观及历史遗迹的感慨。
  1. 作品鉴赏
  • 《曹娥江泊舟二首·其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释云岫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文情怀。其中,“黄绢古碑千载事”一句,不仅描绘了曹娥江边古碑的历史感,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思考;“波心夜夜见明月,疑是曹娥堕水魂”则通过月光下的江水联想到曹娥江传说中的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哀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释云岫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

在欣赏《曹娥江泊舟二首·其一》时,读者不仅能领略到释云岫精湛的文学技巧,还能深入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