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白古林首座

道个青山常举足,先师死后过长庚。
善财不是门门现,只要南方佛法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太白古林首座》是宋代僧人释云岫写给太白古林首座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其佛法修行的支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云岫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诗歌技艺,也彰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信仰。

释云岫通过“道个青山常举足”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友人如同行走在青山之间的画面。这不仅是对友人人生态度的一种美好祝愿,也隐喻了友人未来的生活将如同这青山般恒久不变、充满希望。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读者能够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与宁静。

“先师死后过长庚”则进一步强调了释云岫对佛教教义的虔诚信仰和对先师的敬仰之情。这句话表明,释云岫认为佛法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即使在先师去世后,其影响和教诲依然如长庚星一般照亮着后人的道路。这种对佛法的坚定信念,不仅体现了释云岫个人的精神追求,也为读者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榜样。

诗中“善财不是门门现,只要南方佛法行”这两句,更是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启示。这两句话表明,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南宗佛法的修行,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对佛法实践者的鼓励,也是对广大信众的提醒,鼓励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佛法的指导,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寄太白古林首座》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智慧的作品。它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对佛法的赞美以及对困难的克服,展现了释云岫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释云岫本人精神世界的一次精彩展现,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时的哲学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