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三首 其十四

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
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
拗折拄杖,向者里住。
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二十四首》是宋朝诗人释印肃创作的一组诗,旨在表达作者的禅理感悟和生活哲理。这些作品通常包含丰富的象征和隐喻,通过对自然景物或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传达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这些诗歌具有鲜明的宋代文学特点。宋代文学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和意境的营造,而《偈颂二十四首》正是这种文学追求的佳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世界。例如,“雪人通身却吃骂,兔角拄杖三十下”,通过动物的形象表达了禅宗中的清净和自由思想。

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和人性的复杂性。如“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一句,描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坚持和毅力,体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的艰辛与收获的思想。

这些诗歌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宋代的诗词多采用律诗的形式,但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灵活运用各种诗歌技巧,使作品既符合韵律要求,又不失文学美感。例如,“披毛游火聚,焰里藏身;戴角混尘泥,光中转步。”这样的诗句不仅富有诗意,还充满了象征意义。

这些诗歌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佛学思想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智慧和哲思。

《偈颂二十四首》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首动人的歌,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文学和禅宗思想的读者来说,深入研究这些诗歌,无疑能够带来无尽的启迪和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