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伯容还汉上

轧轧篮舆来者谁,朝廷遗此一男儿。
襟怀朗朗百间屋,局量汪汪万顷陂。
异日小生端欲吏,迩来至德益堪师。
赠行一句西来意,雨后春江渌渺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送曾伯容还汉上》是宋代诗人饶节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饶节,字德操,号倚松道人,是宋代临川人。他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饶节就学于吕希哲,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不合新法而落发为僧,更名如璧。
  1. 诗词原文
    轧轧篮舆来者谁,朝廷遗此一男儿。襟怀朗朗百间屋,局量汪汪万顷陂。
    异日小生端欲吏,迩来至德益堪师。赠行一句西来意,雨后春江渌渺瀰。

  2. 词句解析

  • “轧轧篮舆来者谁,朝廷遗此一男儿。”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伯容被朝廷重用感到自豪和欣慰。篮舆可能是指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用来表示曾伯容的快速晋升。
  • “襟怀朗朗百间屋,局量汪汪万顷陂。”形容曾伯容胸襟广阔,如同拥有百间的屋子一样宽敞;其度量广大,如同万顷的陂池一样深远。
  • “异日小生端欲吏,迩来至德益堪师。”表明曾伯容将来定能成为一位有才能的官吏,同时也强调了对他德行的认可,认为他能够从师学习。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这个时期的文人普遍关注政治变革和个人命运。饶节作为江西诗派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
  •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首诗中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1. 艺术手法分析
  • 饶节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曾伯容比作“朝廷遗此一男儿”,以及用“襟怀朗朗百间屋”、“局量汪汪万顷陂”来形容其人格魅力和能力。
  • 此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轧轧”、“遗”、“朗朗”、“汪汪”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读者能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景象。
  1. 影响与评价
  • 饶节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
  •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欣赏古典文学的好材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送曾伯容还汉上》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风貌的文化画卷。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