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颂七首 其一

几被儒冠误此身,偶然随分作闲人。
二时粥饭随堂饱,长短高低一任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杂颂七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饶节所作。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简朴、自由自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独立与个性自由的崇尚。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几被儒冠误此身,
    偶然随分作闲人。
    二时粥饭随堂饱,
    长短高低一任君。

  2. 诗歌鉴赏

  • 儒冠误此身: 这句话表达了儒家服饰(儒冠)对诗人自身生活的困扰和束缚。
  • 偶然随分作闲人: 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偶尔随意地做一个悠闲的人。
  • 二时粥饭随堂饱: 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状况,意味着食物充足且无需忧虑生计问题。
  • 长短高低一任君: 这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态度——任由其自然发展,不做过多干涉。
  1. 诗人简介
  • 生平背景:饶节,字德操,一字无咎,号东阳水声道士,南宋诗僧,出生于江西乐平。他在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监博士等职,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退隐山林。饶节以诗名世,与陆游并称“乐石”,他的诗歌多表现山水田园之情、抒发个人志趣,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文学价值
  • 主题思想: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逃避。
  • 艺术手法:运用了朴素的语言和直白的叙述方式,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情感表达:全诗洋溢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感,透露出一种超脱物欲的宁静。
  1. 文化背景
  • 宋代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相对开放和多元的时代,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禅宗的兴起,使得文人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山居杂颂七首·其一》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对宋代文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映,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一次深刻的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