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四

如闻大匠构明堂,自有儿孙作栋梁。
今日着衣持钵去,东风残雪野梅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祝愿,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志向。以下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首联:“禅家妙用似孙吴,奇正相生非一途。”
  • 颔联:“若见施银甘行者,须教红焰起冰壶。”
  • 颈联:“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多应平等随缘度,岂必王侯将相家。”
  • 尾联:“非朝非市亦非山,万顷江头旧祖关。七百道人同一钵,付君分卫到人间。”
  1. 诗词解析
  • 首联:“禅家妙用似孙吴,奇正相生非一途。”表达了禅宗的智慧与道家的运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而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而孤立的。这里“禅家”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宗,强调禅宗的智慧与运用之间的互补关系;“孙吴”则是指古代的两位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此处用以比喻禅宗与道家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
  • 颔联:“若见施银甘行者,须教红焰起冰壶。”描述了一位愿意施舍金银的行者,他的行为会激起内心的火焰,如同冰壶(即冰做的杯子)被点燃一般。这里的“施银”指施舍金钱或财物,而“甘行”表示愿意行善;“冰壶”则象征着纯洁和清凉。
  • 颈联:“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独自行走的人的赞赏,但同时表达了对在纷扰世界中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认可。“那伽”是一种佛教中的清净境界。
  • 尾联:“非朝非市亦非山,万顷江头旧祖关。”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居生活,以及在江边与历代高人结下的友谊。“万顷江头旧祖关”意味着在江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那里有许多前人的遗迹。
  • 尾联:“七百道人同一钵,付君分卫到人间。”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持同一信仰和目标的赞赏。“七百道人”可能指的是众多修行者;“同一钵”象征着他们的共同信仰和追求;“付君分卫到人间”则意味着这些修行者将在世间传播他们的信仰和教义。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禅宗、道德修养和自然景观的深厚感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修行,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 哲理探讨:诗人通过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探讨,揭示了人生和宇宙的奥秘。特别是通过使用历史典故和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艺术风格:饶节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诗意,展现了宋代文学的自然之美。

“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和修行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界深刻思考的体现。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