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二

道散士不守,君子利为上。
交游固窦灌,父子亦歆向。
繄我二三友,日月共照临。
殊乡不殊习,异族岂异心。
吾徒拙身谋,要是沧海客。
大材费伐剪,古乐难考击。
相逢聊解颜,把酒听软语。
断水洗垢病,戛玉开未寤。
男儿生堕地,脚迹付九州。
不知谁主盟,会此车与舟。
愿毕已醉杯,竟比难得欢。
明朝黄子别,离恨已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李二》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作名为《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二)》,是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常州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思想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苏轼的政治生涯也颇为曲折,他曾参与抗金斗争,反对南宋政府的软弱政策,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等地。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1. 诗歌原文
  • 此生别袖几回麾,世事纷扰似梦非。
  • 江上青山相对出,天边残月与人归。
  • 孤舟一系故园心,万里归来未是远。
  • 人生何处不相逢,何必天涯海角寻。
  1. 主题内容
  • 诗人借用古代行军时用麾-flag指挥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与朋友频繁告别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在宦海沉浮中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
  1. 艺术特色
  • 《次韵李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风格,通过朴实无华的描述传递了复杂的情感。诗中的意象生动,如“江上青山相对出”和“天边残月与人归”,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这种深入浅出、意蕴丰富的艺术手法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次韵李二》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它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值得读者深入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