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白崖

金地枕岩壑,登临荡郁怀。
林泉围翠幄,仙洞锁阴霾。
秋练澄江静,云屏叠嶂排。
坐凉风入竹,殿古藓侵阶。
潇洒来僧舍,嚣烦厌县斋。
白崖今得到,无处问洪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白崖》是宋代诗人庞其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白崖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庞其章为宋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据资料显示,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可能曾游历于名山大川,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会。
  • 诗歌风格:庞其章的诗歌多表现山水之美、田园之情,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追求。
  1. 诗歌原文
  • 原诗如下所示:
    `“
    \text{金地枕岩壑,登临荡郁怀。}
    \text{林泉围翠幄,仙洞锁阴霾。}
    \text{秋练澄江静,云屏叠嶂排。}
    \text{坐凉风入竹,殿古藓侵阶。}

\text{潇洒来僧舍,嚣烦厌县斋。}
\text{白崖今得到,无处问洪崖。}
”`

  • 整首诗通过对白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1. 诗歌赏析
  • 在《留题白崖》中,庞其章巧妙地利用“金地”、“岩壑”、“澄江”等意象,构建了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的“荡郁怀”、“锁阴霾”以及“入竹”、“侵阶”等动作描写,生动地捕捉了山间清幽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和凉爽。
  • 诗句如“潇洒来僧舍,嚣烦厌县斋”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1. 创作背景
  • 根据现有资料,庞其章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很可能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个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 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具体信息并不多,但可以推测,庞其章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共同影响。
  1. 文学价值
  •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留题白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 从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认识,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留题白崖》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风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独特见解,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