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 其二

铁鹞乘时转海津,兜牟闪闪白如银。
只今边郡羞投拜,淮北淮南正杀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庞谦孺的《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是一首描绘战争残酷场面的文学作品,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破坏和痛苦。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个人经历: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
  • 政治生涯: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 ),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
  1. 诗歌内容
  • 战争景象:诗中描述了金军在柘皋的惨败,铁鹞乘时转海津,兜牟闪闪白如银;只今边郡羞投拜,淮北淮南正杀人。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 反思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1. 主题思想
  • 战争的残酷:通过描写金军的惨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
  • 和平的珍贵: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表达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通过对战场环境的详细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流露自然真挚,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1. 社会影响
  • 历史价值:作为研究宋代军事、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1. 文化意义
  • 民族精神的体现:反映了宋代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 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启示与反思
  • 战争的危害:提醒人们要时刻记住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和痛苦。
  • 和平的重要性:倡导和平的理念,呼吁人们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了解这首作品的背景、内容和主题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宋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面对战争时要有清醒的认识,珍惜和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战争的发生。

庞谦孺的《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篇饱含深情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今天依然有价值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