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出河门,返手闭篱关。
归来悬午窗,坐看屋上山。
众雏困未觉,捣药声已残。
倦鸟止不飞,鸡犬亦在栏。
高林静白日,时觉鸟声闲。
寂寂穷巷中,翳翳桑柘间。
不妨麻稻香,无时来鼻端。
古诗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诗 其六》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反映了诗人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所见所感。此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自然之美,还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时光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歌背景:《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创作于他隐居成都草堂期间。当时,杜甫在黄四娘家附近散步时,被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所吸引,遂写下了这首诗。
主题内容:此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花朵繁盛、彩蝶翩翩、娇莺欢啼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压枝”形容花朵繁密地覆盖在树枝上,生动形象;“留连戏蝶”则描绘了蝴蝶恋恋不舍地围绕花朵飞舞的情景,增添了诗情画意。
艺术特色: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作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直达人心。在这首诗中,杜甫巧妙地运用短句,使全篇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感。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既生动又富有哲理性。例如,“时时”二字不仅渲染了春意的浓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不常久。
思想内涵:《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杜甫在诗中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对生命的珍视还是对美好时光的把握,都给人以启示。诗中的自然景象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寄托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留恋。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其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