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阎安中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
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
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
若忆古人愁绝处,西陵花柳日芊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阎安中》是宋代诗人顾禧所作的一首词作,该作品体现了顾禧深厚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作品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赏。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顾禧生平:顾禧(1195年—约1267年),字叔明,一字叔雅,号东阳野人,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年间,一生仕途坎坷,虽曾入仕为官,但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最终退隐乡里。
  • 文学作品:顾禧在诗词方面亦有建树,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中不乏流传至今的优秀诗篇。《寄怀阎安中》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1. 作品原文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
    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
    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
    若忆古人愁绝处,西陵花柳日芊眠。

  2. 诗意解析

  • 金门射策尽名贤:描述了在朝廷中通过科举考试的才学之士众多,而像阎安中这样的人尤为突出。
  • 白虎谈经知独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及在学术上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见解无人能及。
  • 苍松入梦已多年: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如同梦中见到的苍松依旧屹立不倒。
  • 凌云赋笔雄千古:形容写作气势宏伟,文采斐然,能够影响后世。
  • 倒峡词源倾百川:比喻其词作的丰富与宏大,足以倾倒无数读者的心。
  • 若忆古人愁绝处: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悲愁之情的共鸣。
  • 西陵花柳日芊眠:描绘了西陵地区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那里的花木繁盛,春意盎然。
  1. 赏析
  • 艺术手法: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使得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在内容上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
  • 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学追求。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1. 历史背景
  • 宋朝政治环境:宋朝时期,尽管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士大夫阶层的活跃,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顾禧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自然受到时代的熏陶,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 社会环境:顾禧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孤独感、求索精神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群体有着紧密的联系。

《寄怀阎安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它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作为宋代文人的典型代表,顾禧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相关推荐